【天蓬论坛听课笔记】索跃敏、章红兵、陈占省、梁鹏帅、胡欢、何小明精彩报告集锦

2025-08-18   梁鹏帅 报告 精彩

640.jpg

2025年8月15-17日,天蓬论坛—第五届(2025)猪产业发展大会在广西南宁圆满召开!大会由天蓬论坛组委会主办,《中国猪业》杂志社、广西扬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在主旨报告环节,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教授章红兵,河南金大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占省,河南民望农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索跃敏,朴成集团智慧养猪中心总经理梁鹏帅,瑞昂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欢,申银万国期货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申银万国智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小明,分别围绕中医思维下蓝耳病控制策略与应用、微生态+养猪模式应用研究、民望品系基因与健康双轮驱动行业发展、规模猪场增效降本之道、液态饲喂技术创新、证券及期货综合金融服务等话题作了精彩分享。


● 听课笔记 


索跃敏:

640 (3).jpg

健康与基因双核驱动下的民望发展之路索跃敏介绍了民望农牧锚定“健康+基因”双轮驱动的高效种猪育种之路。

在健康保障上,民望农牧将健康作为育种和生产的基础。其核心种猪场坐落于伏牛山深处,依托天然防疫屏障,构建四级洗消生物安全防护体系。同时,通过严格的病原监测、完善的SOP管理及强大的执行力,全方位保障猪群健康。实现了非洲猪瘟、猪瘟、猪蓝耳病、伪狂犬病、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等6项疾病的非免疫净化,抗原抗体保持阴性。

在精准繁育上,实行种群的精细分级管理,每批次精准选配;执行选配计划、繁殖测定、基因分型等八段式选育流程,并借助精准的识别、测定设备进行四大类33种表型测定(如肋骨数、体长、精液性状等),能够达到98.71%的系谱准确率和98.56%的精准选配达成率。

“健康+基因”双轮驱动下,民望5A高端原种猪呈现:(1)高健康:一直保持非洲猪瘟、猪瘟、蓝耳、伪狂犬、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等六项疾病的抗原抗体双阴;(2)高繁殖:大白TOP50活仔数17.10头、全群平均16.6个乳头,初生均重1.36 kg;(3)多肋骨:肋骨数15.8对;(4)低料比:大白校正30~120 kg料肉比平均2.45(后备料);(5)屠宰率:大白纯种79.06%(毛重116.69 kg),瘦肉率 63.98%。


●章红兵:

640 (1).jpg

中医思维下蓝耳病防控策略章红兵指出,蓝耳病的典型症状(发热、皮肤发红发紫、咳喘、呼吸困难、母猪流产死胎等),在中兽医理论中可归纳为:“疫毒侵袭,肺肾受损,气血失调”的病机,属于典型的“温病”。根据“疫气” “一气一病,症状相似”的特点,PRRS的控制应该采取“辩证施治”,“一病一药”。

以国内首个专门用于防控蓝耳病的国家三类新兽药“蓝佗”为例,蓝佗中含有的黄芪甲苷、灵芝三萜和各种多糖,能够刺激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活性,促进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免疫因子的分泌,这些免疫因子可增强猪体的免疫监视和免疫防御功能,快速识别并清除体内蓝耳病毒,稳定猪群健康,降低母猪流产风险,缓解保育猪呼吸道综合征。

蓝佗中的黄芩苷可竞争性结合 PRRSV 表面的纤突蛋白(GP5),阻断宿主细胞表面 CD163 受体的结合位点,减少病毒与细胞的初始吸附,从而降低感染效率。甘草酸可抑制宿主细胞内吞相关蛋白的表达,阻断 PRRSV 的内吞途径;同时可降低病毒包膜与细胞内膜的融合效率,直接抑制病毒侵入细胞。黄芪多糖可通过下调 PRRSV 的RdRp 基因表达,直接抑制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蓝佗中含有的丹参、川芎等活血化瘀中药成分,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加快血液流速,使受损母猪生殖系统和保育猪呼吸系统获得充足的血液供应,促进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

枯芩(酒炒)、浙贝、虎杖、拳参、大青叶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可快速清除体内温疫热毒,减轻蓝耳病引发的炎症反应。桔梗“载药上行”入肺,发挥“靶向”作用;桔梗与诃子药对配合,起到“一开一阖,一升一降,一呼一吸”调节气机升降出入作用,炙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蓝佗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协同发挥作用,调节机体阴阳平衡,从根本上改善猪只内环境,控制母猪流产和保育猪呼吸道综合征的发生。

以“蓝佗”为例,阶段性、周期性使用蓝佗,可以很好控制猪群PRRSV病毒载量,阻断垂直传播、提高健仔率、打好育肥基础,高效维持猪场蓝耳病稳定状态,发挥“治未病”作用。蓝耳病阳性不稳定场(爆发)使用,可以做到24小时体温恢复正常、48小时控制病情、72小时控制流产,发挥“快速止损”作用。


陈占省:

640 (2).jpg

微生态+养猪模式应用研究陈占省表示,微生态+养猪模式是以微生态养猪为核心的福利养猪模式。想要实现福利养猪,需要改善饲喂方式、饲养条件、饲养环境、饲料营养和保健方法,微生态+养猪模式首先解决饲喂方式问题。金大众猪场智能化中央厨房集成了微生态发酵四大饲喂模式,包括发酵料粥料饲喂、发酵液与配合料的粥料或湿料饲喂、发酵液与干饲料分开饲喂以及干拌料饲喂。

该模式养猪能带来健康、高效、环保、美味四大效果:提升猪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和药费,节省药费70%以上;降低料肉比,从出生到出栏全程料肉比2.4以下,每头猪能多赚200元以上,提前10~15天出栏,提高效益,微生态发酵养猪模式已经进入5元成本体系;猪场无臭味和苍蝇,粪便自然堆积发酵就是高质量的有机肥;猪肉品质好,无抗生素残留,受消费者欢迎。

微生态发酵是个专业活、科技活,更是个系统集成,要实现微生态发酵养猪的智能化标准化,需关注菌种、工艺、设备三大关键因素。金大众推出的智能化标准化微生态发酵平台,包含元种基三合一菌种包和智能化发酵饲喂系统。其中,三合一菌种包由7种原种益生菌、专属培养基和高效益生元组成,具有功能突出、组方科学等特点,平台能实现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高稳定发酵。

通过该平台发酵的三生元液,与普通发酵酸汤相比,在菌种、发酵方式、活菌数和后生元含量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制作成本低,且能为商品猪和母猪带来显著经济效益。



梁鹏帅:

640 (4).jpg

规模猪场增效降本之道梁鹏帅指出,当前养猪业已进入成本红利期,增效、降本成为关键词,增效应体现在生产效率的提高,如PSY,FSA(育肥效率指数);降本应体现在年均费用的降低,如母猪原值/开配日龄,母猪年均耗料成本/淘汰体重等。

规模猪场增效之道在于:(1)应用繁殖批次化生产技术,实现母猪群高效满负荷生产,LSY(能繁母猪头均年产胎数)、PSY是可以被设计的,执行批次化生产可快速提升LSY/PSY;(2)应用繁殖批次化技术,推动健康管理效率提升;(3)繁殖批次化推动专业管理,提高人均效率;(4)1288指标(12项一级指标、88项二级指标)管理,确保生产高效推进;(5)做好环控管理,确保生产稳定性。

规模猪场降本之道在于:(1)应用科学的营养模式,如怀孕后期精准营养,降低母猪年均饲料成本,1000头母猪场,科学的营养模式可节约年饲料费用81万元,头均810元;(2)严格执行后备母猪营养模式和初配日龄管控,降低开配成本;(3)做好健康管理,降低药物和死亡成本,对大部分规模猪场而言,头均母猪每年药物成本可挖掘空间>300元/头,育肥猪出栏药物成本可挖掘空间>50元/头;(4)做好成本指标管理,挖掘降本潜力。


胡  欢:

640 (5).jpg

深度解析液态饲喂1.0~5.0模式胡欢表示,回归千年农村养猪“一桶水一桶糠”的原始液态饲喂传统,瑞昂有使而来。瑞昂以“产品为魂,价值为根,从结果交付,到价值交付”为核心经营理念,历经十余载深耕,成功推动液态饲喂从传统模式迈向智能化、数字化新高度。

自2014年成立液态饲喂系统研究室起,瑞昂持续迭代升级产品,现已发展至第七代智能液态发酵(发酵)饲喂系统,集成一体式框架平台设计,让施工更标准规范、便捷高效;八边形搅拌罐搭配三层推进式搅拌结构设计,饲料搅拌快速均匀;系统一键启动,定时定量,精准营养,精准饲喂。自动化控制、数字化管理,有效降低养殖成本,提升养殖效益,已有80%以上老用户拿到每头猪综合增效120元红利。

精研深耕,科技攻关,在瑞昂智能液态饲喂系统发展中,共斩获110多项国家专利,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等30余项荣誉。同时瑞昂联合高校院所建立专业液态饲喂研究中心,实验数据显示,使用瑞昂智能液态(发酵)饲喂系统,圈舍内氨气、臭气下降60%、可有效改善猪群健康水平、育肥猪料肉比降低0.15-0.3、出栏同比增重10~15kg。从瑞昂液态饲喂1.0“水+颗粒料”模式到5.0“多元素融合”模式,单头猪价值创造可提升至200元,5000头育肥场保守估计1年即可回本。目前瑞昂已与全国500多家养猪场达成合作,服务温氏、泰昆集团等头部企业,现国内采用瑞昂智能液态饲喂系统的生猪头数累计达1200万头之多。

液态饲喂强,中国有瑞昂!未来,瑞昂将继续践行“为人类提供更多优质蛋白源”的使命,以科技赋能养猪业高质量发展。


何小明:

640 (6).jpg

申万宏源证券、期货综合金融服务赋能生猪产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何小明表示当前生猪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经营挑战凸显:养殖成本下降空间收窄,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盈利呈现周期性波动,融资难、风控弱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瓶颈。

申万依托“证券+期货”全牌照优势与“研究+投资+投行”模式,构建多维赋能矩阵:证券端提供IPO、定增、新三板分层辅导,适配不同规模企业融资需求;投资端推出低波动期货资管、高流动性证券财富产品,平衡收益与风险;风险管理端以大宗商品场外期权、含权贸易化解价格波动,AI套保大模型更实现行情精准预判;“申达学苑”则通过定制化培训打通产融对接壁垒。作为国有金融机构,其切实助力生猪企业降本增效、稳健经营,精准锚定了行业痛点,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金融支撑。


分享:
0